1、当前,我国许多城市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,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。虽然国务院对两个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,但在实际工作中,许多方面又存在着职能交叉。
2、两者不可以合二为一,两者应该相互协调和衔接。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标准、总量,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协调一致。应进一步树立合理和集约用地、保护耕地的观念。
3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是从土地资源供给出发,以上级下达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为前提,切块用于城市建设,总的来说是按计划编制规划,其指导思想是“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”,重在控制。
4、土地利用规划从土地供给出发,以上级下达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为前提,切块用于城市建设,重在“控制”,在各方面都对城市建设用地给予严格限制,不得突破上级下达的指标。三是规划范围不同。
5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,统筹城乡发展,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,是两个规划衔接的总基础。而具体的衔接是:规划指导思想、目标要衔接;土地分类、建设用地标准要衔接;对城乡结合部的交叉点问题要共同研究;重视跨区域、跨流域的规划。
1、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: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内容,主要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的布局和规划。这包括住宅区、商业区、工业区、绿化带、道路网络等的规划和设计。空间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分配城市用地,满足城市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,打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城市环境。
2、概念性规划:这一规划层面介于发展战略与具体建设规划之间,更侧重于描绘在理想条件下的未来蓝图,强调创新性、前瞻性思维以及指导作用。 总体规划:涉及特定区域内土地的开发、利用、治理、保护等方面的全面安排和布局。
3、用地规划 城市的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,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内容。这包括住宅用地、商业用地、工业用地、交通用地、绿化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规划。交通规划 交通是城市运行的动脉,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交通规划。这包括道路布局、公共交通系统、交通流量分析以及交通设施配置等。
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不好,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。土地规划是5级规划,有一个指标控制,所以地方规划首先要反映中央的意图。但是就城市规划而言,由各个城市按照国家法律政策的要求编制,不排除很多地方单位完全按照地方政府的意图去编制规划。两个规划不协调的原因分析一是编制历史不同。
我认为做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: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,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注意合理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,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利用民间资金和外资。 其次是实行投资、建设和管理分离的体制,构建投融资平台。
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,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,按照循序渐进、节约土地、集约发展、合理布局的原则,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。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、环渤海地区,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,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,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。
调剂资金分阶段向调出省份支出,并强调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要求,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制度。增减挂钩实施流程与管理 增减挂钩实施流程涉及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,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,负责组织编制和申报增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,组织实施拆旧复垦和农民集中安置建新,以及落实复垦后耕地的管护和利用等工作。
“王城”和“诸侯城”的三级城邑制度,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;《商君书》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、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,以及建城、备战、人口、粮食,土地等相应条件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,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,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。
四是要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管理,坚持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标出让,努力形成土地开发利用保障城市建设的良好格局。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立法。
1、实施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是对传统农业生产、农村生活习惯的改革,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,是促进我区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、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的有效措施,是保护资源、保障发展,实现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。
2、在镇江市局的关心指导下,我市积极开展了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试点工作,并将此项工作列入2009年度重要议事日程,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,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,推进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建设工作。 1我市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建设进展情况 句容属于丘陵山区,土地资源较为丰富。
3、实施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,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,有利于实施土地资源集约,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,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,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。强化规划。
4、孙俊华是目前正在镇江新区如火如荼进行的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”的受益者之一。镇江市副市长、镇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说,这项工程,不仅让农民眼前受益、让新区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,更重要的是,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“坚冰”正因这项工程的实施而加速消融。